UID1900
阅读权限10
主题
帖子
精华
积分217
文采 点
钻石 颗
鲜花 朵
金币 枚
注册时间2024-5-2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5-11-2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从你的话来看,也许我们的诗歌审美有趋同的一面。
对于那些小聪明、抖机灵之类的诗歌写作,偶尔亦可为之,但那决非目的,毕竟那些搞法是上限不高,且极易产生审美疲劳。我坚持认为,诗歌是智慧与情感的合体,因此,它不能只陷入情绪,也不能只囿于思考,如何有效互补并达到平衡,是考练写作的一个维度。其实,这里就有一个在场性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在抽离与融入之间选择一个适度性,亦即是让思考与情绪达成互相谅解、互相映衬的审美感。过度思考可能会导致抽离感过多,会使文本产生晦涩而排斥读者;反之,情绪过度会导致在场过度,易使作者本人陷入自我感动,可能导致文本失去客观性和可塑性,而这恰是为诗的障碍。
至于写作技法,那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此处不表。
因为你提到诗歌的思辨性(通常我将其归结于禅或哲),所以多说了几句,仅属本人想法啊~献花一朵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