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115
阅读权限150
主题
帖子
精华
积分3996
文采 点
钻石 颗
鲜花 朵
金币 枚
注册时间2022-5-27
最后登录1970-1-1
 
 
 
			 
 | 
 
 
桥下的声音 
文/那边 
 
有落水的声音 
有跑调的声音 
也有鱼儿 
不甘寂寞,出墙的声音 
在春天,还能自由行走的日子 
我都会去亲近它们 
有多少美丽的花儿开过 
又谢了。有多少生灵来过 
又消失。都通过这些声音 
来表达自己的存在 
即便一两声犬吠 
也不会显得渺小和低贱 
我只需要俯首和倾听,在倾听中 
仿佛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寒江雪梅:读那边的《桥下的声音》,各种声音意象,纷呈不乱。"也有鱼儿/不甘寂寞,出墙的声音",这句想象奇特,以水喻墙,鱼儿跃出,不甘寂寞而出墙,莫名就通感出春情意趣。倾听大自然的春之声,那是生命的律动。想起老子的道法自然和上善若水,持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听犬吠也不觉渺小低贱",是"我"的善待万物,它们的存在,同样证明过"我"的存在。 
 
 
旧疾与心病 
文/那边 
 
听《最佳损友》,你打开夜的门 
影子剪在新刷的墙上 
与你的过往,停在钟摆的某个节点 
“从此,我不再关心你的悲欢离合“ 
你也不用再对我付出 
假意或真心。 
吹灭闪烁不明的蜡烛 
星星就会亮起来。枫叶褪去的红 
来年会长在虞美人的翅膀上。 
后来的事,“跟着生活流“ 
但无人再踏入我宇宙 
每个下雨的夜晚,檐上水 
滴在树叶上,都像琵琶声声 
又像是一串串诀别 
 
—— 
寒江雪梅:读《旧疾与心病》里的旧与伤,我也常在听歌时,回想某些事,触碰到痛点,特别是最近的人,决别成最远的距离,如宇宙之外。"与你的过往,停在钟摆的某个节点"是心里的旧疾。烛火和星星,枫叶和虞美人的更替,写你可以旧人有新欢,琵琶别抱,而我"'跟随生活流'/但无人再踏入我宇宙",封闭自己。最后三句的雨夜意境,多么的凄美,剩我一人独守。 
 
 
一段铁轨 
文/那边 
 
它把自己供奉给时间 
一边锃亮,一边锈蚀 
戴礼帽的书生穿过民国的旷野 
从东面来,往西方去 
零零后的少女逆向而来,头发高挑多卷儿 
有人在此停留,洒下眼泪 
有人匆匆走开,留下蝉声,雨声 
兀自开放 
更多的时候,它空着自己 
咽下浩浩荡荡的孤独 
 
—— 
寒江雪梅:读《一段铁轨》,中国第一条铁路建于民国时期,从首句+尾句,读到一种百年孤独,贯穿一个世纪。特别喜欢这首诗,第三句和第五句太惊喜了:民国与零零后,戴礼帽的书生与逆向的卷发少女,这种碰撞出乎意料,有种隔着时间长河的对视感,妙不可言。 
 
▌ 
月光生了锈 
文/那边 
 
一把月光抱着生锈的锁 
生锈的,还有我的脚 
几年没回老家,去过老屋了 
麦地的气息,坟墓的气味,马车的背影 
越来越远,渐渐飘进云彩里 
祖母和父亲就是被马车带走的 
走之前,他们躺在老屋的床榻上 
月光的雪纺衫那么干净,祖母和父亲显得 
更加透明和一尘不染 
月光又那么低,仿佛想和他们脸贴脸 
我也曾想和他们挤在一处 
马车走后,门上了锁 
月光每晚都在门外游荡,像无家可归的孩子 
后来,它蜷成一只猫,卧在门锁上 
指间清风来去,也不敢苍老 
 
—— 
寒江雪梅:读《月光生了锈》,诗中有四次写月光,是主线,三次写马车和两次锁,是辅线,沿着它们读这首诗。月光,是深深怀念与眷恋;马车带走亲人,仿佛亡者只是去天上旅行,没有归途;最亲的,最疼我的人,不在故居后,仿佛回家的理由也上了锁,生了锈。 
这首诗的内质好,觉得文本不够简洁凝练,可有可无的连词多,比如:就是,之,又,仿佛,也曾,都,也,等等这样的用多会散文化,还有"越来越远,渐渐飘进云彩里"也散。 
又觉得不凝练,可能写时动情所以叨念,反而真实感人。 
 
 
▌ 
下一个旅行 
文/那边 
 
时针卡在六点钟, 
我返回这个世界 
一直在做梦 
梦的颜色是黑白,白的是雪地,是大鸟的翅膀 
它们自白里聚集,白里盘旋,白里起飞 
我想加入它们,但总是摔倒在地 
它们在空中发出一阵阵讥笑 
白色翅膀连袂连翩,像一片倒挂的雪 
我不承认它们是虚无的 
举起相机时 
天空和雪地都空空如也 
我茫然四顾,身后有嘶鸣声响起 
一群马狂奔而来 
领头的那匹,似曾相识 
面面相觑,我突然说不出话 
发出的声音也变成了嘶鸣 
我们想去的前方似乎在生病 
雪地里钻出一群白白的雪人 
排成一条警戒线 
醒来的我看见天还在阴着 
金属的窗棂切割着灰白的天空 
 
—— 
寒江雪梅:读《下一个旅行》,魔幻的梦境之旅,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层面的真实表达。 
梦是没有逻辑的,违反现实世界的定律,现实的旅途是封控的,那边姐就写梦入旅,向往鸟那样的自由飞翔,变成马那样自由奔跑。而"我们想去的前方似乎在生病/雪地里钻出一群白白的雪人/排成一条警戒线",对照了现实时期的疫区、穿防护服的大白们。 
喜欢这首的魔幻气质,反映了现实世界,个体处于这等时势中的无奈感 
 
▌ 
时间里的羽毛 
文/那边 
 
她一遍遍擦拭玻璃上的灰尘 
先是擦出一片蓝天 
再擦去云朵和鸟的影子 
之后擦出一座深渊 
她站在崖边,每每生出 
赴死之心。 
从外面看,一只鸟张着羽毛 
悬在半空的笼子内 
 
—— 
寒江雪梅:读《时间里的羽毛》,生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感觉。鸟还在笼子里,处于活鸟和死鸟的叠加状态,像薛定谔的猫。 
也很喜欢这首小诗,达到含混的效果,可以多重解读,比如受困和渴望自由或解脱,但我更愿选非常规更特别的这种,因为诗题的"时间",可以是上一刻和下一刻。 
 
Σ>―(灬⁺д⁺灬)♡―――>♡―――> 
 
月光生了锈 
文/念小笙 
 
那是 
五月芨芨草与 
虫声。反应到天上 
合成的 
时光锈渍。是触须 
和小小绒毛 
飘成飞羽的样子 
亲爱的,我们的忧伤与生俱来 
我拥有你 
又失去了你 
你美如月光。白得那么温暖 
又遥远得让人心疼 
 
—— 
寒江雪梅:读念小笙的《月光生了锈》,犹如诗经里的小美好。 
开头写到草丛中的虫声,合鸣在你的五月,那是一段爱情,琴瑟和鸣。锈渍是难以擦除的时光里的记忆,反应到天上,就是月下的思念,心上的人如触须和小小绒毛一样,撩动着你。后段的怅然若失,患得患失,心里的白月光无处不在,偏又生出遥不可及的感想。 
 
桥下的声音 
文/念小笙 
 
水流声不及脚步温暖 
桥下的 
窃窃私语美如白鹭梳妆时的样子 
我们像两只站在荆棘丛中 
的小雀儿 
啄出 
痛且迷人的一世 
我们在五月某一天重逢 
你是忧伤绿小妖 
像芦花里的月光 
我们在五月的某一天失散 
我是落雪 
像月光下的芦花 
 
—— 
寒江雪梅:读《桥下的声音》里的执着情感,前两句对比。后六句也在对比。中间荆棘丛中的雀儿是前后抒发的主体。不知能不能感动到别人,诗中写的绿小妖肯定会感动。 
水流声代表来过逝去,一去不回,"窃窃私语""白鹭梳妆"写镜中的你浓我浓,或相映,写出流水声里镜花水月的虚幻,脚步声可以真实走近,所以两相对比,脚步声更温暖。荆棘中的鸟儿,这个意象代表执着的情感,痛并快乐着。后节六句的排比,爱情中的聚和散,男和女,特别是"芦花里的月光"和"月光下的芦花"的倒装,写出芦花似雪,月光似雪的温柔与伤感,聚散、远近,总让爱的人喜喜悲悲,荆棘于怀。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