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论坛-遇见最好的我们|转角论坛|转角诗歌|转角文萃|转角唱吧|转角音画|转角音乐|转角古风|

查看: 3136|回复: 88

【书评】流放与回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2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必须保留一处小小的避世之所,它完全属于自己,丝毫不受打扰。在这里,可以找到真正的自由,远离尘嚣,回归孤独。
                                                                                                                                       ------蒙田

好吧,我以书中所援引的蒙田之语来开篇,因为犀利的迷人哲思和温婉动人的诗性叙述,穿插在深入的心理个案分析里,也是本书吸引我目光的要素之一,书中每章之首或其间内容,随处可见这种引起共鸣的心语,或诗或日记或随记,字里行间充满同理心和悲悯,与心理分析完美融合,让这本心理学著作的阅读变得有趣而耐人寻味。走近你,带你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仅仅是向人们承诺了一种获得救赎的方式,还有让人欲罢不能的漫游。

1、漫游

或许是兴趣所至,对喜欢设计的我来说,其实收到书的第一眼就不可避免地打量书的颜值,素净温暖的浅棕封面,未打开就有一种安抚。扉页若纸若布,厚实的纸张,手感恰好。走近斯托尔笔下的世界,一路走近那些自然科学、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各领域的世界级天才,从爱德华·吉本开始吧,诚如他所说,“交流能让理解更为全面深入,而孤独却是培养天才的摇篮。如果一件作品充满了完美的和谐与一致,就意味着它是一个艺术家的独力之作。”本书不仅对欧内斯特·盖尔纳、弗洛伊德、荣格、鲍尔比、彼得·马里斯、唐纳德·温尼科特等人的精神学说进行了系统梳理,客观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揭开我们熟悉的牛顿、贝多芬、维特根斯坦、卡夫卡等人隐秘的灵魂、置辩的人生,他们的背后,是如何的孤独与荒凉,他们又如何将这些孤独与痛楚报之以歌。

这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贝多芬和卡夫卡的剖析,列举了贝多芬失聪后的孤独及他孤独后的两面性。从他失聪后深感绝望,以为生命就此打上死结,到渐生新的体验方式,不受任何外界声音的干扰,不受这个物质世界各种僵化教条的约束,随心所欲地对现实事物进行组合和重组,把它们变成自己做梦都想不到的形式和构造,那些不朽的曲作---赋格、组曲、宣叙调、变奏、诙谐曲、柔板以及奏鸣曲式,在这种情形下所达到的和谐境界更是奇迹,他后期的作品,成了孤独的承载品,完全属于个人内在或者超越个人,并不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的,他深入审视自己的心灵世界,并不是很在乎别人是否能够理解自己,而正是这些作品将他推上人生的巅峰,弹奏着绝妙的生命交响曲;写卡夫卡如何将孤独化为文字,成药成饮,用来医治自己,捍卫个人的空间,这种挣扎纠结的人生,仿佛既远又近,我们领略这些天才们内心世界的同时,又会不自觉对自我进行映照。

2、映照

因为面对的作者安东尼·斯托尔是一个心理学医生与作家,所以会不自觉把自己投射到书里,进行直接的对接与印证,这也是阅读中的有趣之处。“仔细聆听心灵的内在之声,这种声音出现在梦境、幻想以及潜意识的衍生里,从而重新发现正确的道路。”这本书可以作为引路的灯盏,与自己和解,与外界打通,享受与生命达成和解之后的安宁与笃定,找到内心的归宿感。那些断层,得以修复和圆满,仿佛找到灵魂的另一个出口,让人不自觉地对过往重新检索、修正、修复,如同镜子,进行映照。读得愈深入,每个人愈能找到专属的个人标签或解码。在斯托尔的笔下,一些伤痛,不是通过领悟来治愈,也不是通过与另一个人建立更好的新关系来治愈,更不是通过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来治愈,而是借由态度的内在改变来治愈。威廉·詹姆斯也曾有类似的描述:从紧张、自责、焦虑,到沉着、包容、平和,这是我们内心为了保持平衡而不断进行的调整中所发生的最奇妙的变化。在这些必过程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你其实不必做什么,只要放松并卸下负担,转换通常就完成了。本书的论述,并不拘泥于直陈孤独,而是客观陈述,且进行纠偏与比照,让人觉得有一种相反力量拉伸体验的深刻,相对与统一,二者并负。

3、并负

一个人同时在相反的方向上奔跑,你知道是怎样的体验吗?事实上,这样的体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那就是矛盾挣扎的时刻,也可以说是相对统一性。“人类终其一生都被两种完全相反的驱动力操纵着,一种是对陪伴、爱以及其他所有能让我们亲近同类的关系的渴望,另一种则是对独立、孤单和自主的向往。”我们被两种相反的力量驱动,并行,拉扯,如同在走平衡木,时左时右,而更为奇妙的是,觉得哪一种有其道理,孤独更有一种柔韧的、更长久的力量,书中很多论述都佐证了这一点。如戴高乐所言,往昔人事纷扰这际,孤独曾令我心向往之。而今,它伴我身侧如良友般亲密,回眸时能与历史邂逅,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快意?

诚然,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上班族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我们既可以与亲朋友好友和谐相处,也对工作投入心力,不管我们是否从心底真正喜欢这份工作,这正好验证了斯托尔之说。
除此之外,在阅读与探究中,往往还会带着过往的疑问,希望有密匙来解惑。

4、解惑

以前的不解和疑惑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内心的映射此刻找到了载体。有一种豁然开朗、相见恨晚的感觉,萦绕多时的困惑刹那间解开,那是一种意料外的惊喜,之前内心构筑的种种全然重新组合,构建成新的体系。比如有关过渡性客体的论述,孩子在婴儿时期,常会把自己的大拇指或毛绒玩具当安慰品,我当时不解,看到《想象的渴望》这一章节关于过渡性客体的论述时,让我好象找到一把打开疑问的金钥匙,如其所言:对玩具和环境中的一些客体表现出最大兴趣的正是那些安全型依恋婴儿,独立的探索、观察行为是安全型依恋婴儿的特点,而焦虑地黏着母亲不放则是非安全型依恋婴儿的独特表现,看到这里时,当时真是兴奋莫名,有醍醐灌顶之感。可惜与这本书相见太迟,如果早一点看到,或许会有更美好的体验,或者说可以避免一些不可逆转的小小的行为,更好的提升自我。

5、自我

在喧嚣的生活中,不乏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因股票大跌而跳楼,某某因失恋而跳江,某某因生意受重挫而自杀等等,每每此时,内心一阵阵抽紧,遗憾叹息。他们毫不考虑过去曾拥有的幸福,也不考虑将来的可能性,过去曾赢得的爱或赏识似乎根本不值一提,他们的内在似乎完全没有可能提供支撑的东西,似乎也没有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价值感,这些挫折可能就是将他们一脚踢入严重抑郁深渊的毁灭性打击,他们的确缺乏其他更坚强的人所具有的某种东西,即自我价值感;而有的人受重挫时会另起炉灶,东山再起,大不了从头再来,以孤独为载体,完成自身内在的整合与升华;同样的事件,或许看到的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同样,若一个人走向成熟,精神独立同等重要。“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这种重要的感觉----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独立个体。无论这种信心的养成是否与遗传历素有关。”他们丢失了自我,而这本书,从多种视角,呼唤流放的灵魂回归。

6、回归

相亲相爱的人,不乏有“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动人誓言,偏偏分手时,又忘了初心。斯托尔认为: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注定会出现瑕疵,而这恰恰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这一事实,他们总是有那么多不必要的不快乐,总是由于那么多不必要的原因就互相背弃。如果我们承认世上从来不存在理想化的关系,就会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无论男女都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得成就与满足。如果多一些人明白这一点,这世上又该减少几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永恒的誓约大概只存在于理想化的爱情,最终,从根本上治愈人们的,还是人们自身,如歌中所唱,在徘徊孤单中坚强,仿佛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你飞,飞过绝望。最治愈的心理体验都发生于内部,即使与人际互动有某种关联,这种关联也很遥远。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与人无关的兴趣,如果不被理想化,不被视为唯一的救赎之道,也许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对完整的渴望和追求,必须包含人性的这两个层面。

斯托尔还特别指出,很多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其实是非常孤独的,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是在寻觅生命中某种具有连贯性的模式。因为每个人在人格与天分上的不同,这些创造性活动在一个人生命中所占据的位置也不同。每个人都需要人际关系,但每个人也同样需要某种只与自己相关的成就和满足。只要有朋友和熟人,即使在缺乏亲密关系的情况下,那些热切追求人人伟大兴趣的人也可以获得幸福。

是啊,又有谁否认,独处的能力也是内在安全感的象征之一。
或许,现实并非只有童话般的结局,这才是生活真正的本相。

最后,以书中华兹华斯的《序曲》一诗来完结这篇书评吧,因为我是如此喜爱:

世界仓促,让我们与更好的自己,
日渐疏离,在时光中渐渐委靡,
厌了世事,倦了欢愉,
唯有孤独,多么温和,多么仁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点评

https://mp.weixin.qq.com/s/WqVWKHBolTZ7yz5k8zlJJQ 感谢禾禾的推荐,好字,个人公众号收藏了哈。  发表于 2021-3-5 16:22

评分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3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的一篇书评。
难得的是,这么专业的介绍却毫不枯燥晦涩。各章节题目串联顶真,这种链式结构是对文本的熟悉,也是思路的清晰。
文章既介绍了书籍的内容,又处处缀以自己感受,这种阅读的快感令人感同身受。
心理学的著作几乎没有看过,零散关注过一段此类的公众号,翻过一本介绍精神类疾病的书。
人的心理真的是很奇妙又丰富的,充满了各种悖乱芜杂的时刻。
有时候会想,向着这一方向钻研的人,他们具备可敬的勇敢,似乎永恒的热忱。这是一条探险之旅,当然也是一条充满乐趣的曲径。
感谢带来这么全面深刻的阅读体验。纳入待读书目。

有一点我不太同意的是,文中关于自杀者的观照,我们热爱生命,但不能以此去推论别人的厌弃生命是错的。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是各不相同的。也许,他们的问题,靠心理学的疏导安慰已经无法解决。
也许,不是他们不够强大,是他们所面临的负面更加巨大。
我们在不断地成长,是因为我们同时经受着外界的磨折与营养。如果,一棵树,被连根拔起呢?被闪电拦腰截断呢?被焦雷劈头击黑呢?如果,遭遇森林火灾呢?
总会有一些事故,是超出了人正常的承受能力。
肉体上我们会被摧毁,被消融,有一个极限,精神上,真得没有吗?

说起来,心灵上的救赎,我更相信宗教的力量。它宣扬的,有幻梦。可人类,需要幻梦。
心理学,我的理解是,它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为什么,帮助人们去更好地了解自身。
一般情况下,它有助于我们排解自己,了解了、认识了,就不会迷乱。
可了解并不总能帮助到我们,了解,却依然无法改变。
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信,一种近乎盲目的信。

我个人的体验是,深度抑郁的时候,内心里仍然会潜藏对生命的爱。
厌世和求生,是会同时存在心灵底处的,我想,对死去的向往和对活着的渴求,可能都是与生俱来。
没有人会不挣扎着向生的,基于这一点,我对每一个以死殉道、殉情,或以死抗争、以死解脱的人,都不愿匆忙地否定。
世界一片漆黑,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体验,我们怎么知道他们没有苦苦寻找过光亮?

叹息和哀悼还是会有的,也在极力地劝说学会坚持和忍耐,能够放下和淡然。
可悲剧在于,迷失在丛林中时,他们找不到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自杀,都是被杀。
念及此,这个时候,归因于不够坚强,似乎便成了苛责。

一孔之见,愿探讨。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20-12-15 11:59
洞悉  发表于 2020-12-13 21:33
你这一孔真亮眼~  发表于 2020-12-13 21:11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0-12-13 01:15
很棒的一篇书评。
难得的是,这么专业的介绍却毫不枯燥晦涩。各章节题目串联顶真,这种链式结构是对文本的 ...

拈花小和尚,你在寺院藏经阁里住的吗?这么有才,一个帖子得到你如此用心的回复,有理有据不疾不徐的道来,让我觉得弥足珍贵,收藏起来,除了感动还有深深的敬佩,粉你了,伸爪爪,遥握~

关于你说的一些,我深以为是,另又往回看了那段文字,当时写时并不觉得,现在反思,我给出的观点并不严谨,不过好像也不苛责,嘻嘻~~

关于自杀者观照那一部分,每个人对孤独的容受力和领受力不同,结果也自然不同。

对那些深受痛苦自杀的人,会报之以尊重且痛惜。但某些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是非黑即白的两个极端,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而非绝对化的。

尤其是那些为爱殉情的年轻学子,与其说是自杀,某些时候倒不如说TA在凌迟自己的父母。没有完成自我救赎且不说,把这份孤独又加倍予以父母,这又何尝不是对父母另一种方式的残忍?

你说,“悲剧在于,迷失在丛林中时,他们找不到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自杀,都是被杀。”可他们的行为对于至亲的父母来说,又是什么呢?父母甚至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就被通知接受死亡的现实吗?

还有新闻中,个别因家庭琐事带孩子一同走上绝路的年轻母亲,孩子还未好好感受这个世界,就以那种决绝的方式命赴黄泉。所以对于某些参照者(逝者),无法具体到个体,所以也就分不清对错,也谈不上苛责。

关于宗教的力量,我更愿意理解为,每个人所需要的是一种信仰。比如,信仰真善美,很难说是属于哪种宗教。

每一段,你说的都特别深刻,我反复看了又看,力度之深,实在令人佩服。

再次感谢~~{:20_3395:}
随时欢迎你还有各位来楼里坐坐,可随意聊几毛钱的,不拘一格,我很喜欢论坛这种氛围~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禾禾 发表于 2020-12-13 21:14
拈花小和尚,你在寺院藏经阁里住的吗?这么有才,一个帖子得到你如此用心的回复,有理有据不疾不徐的道来 ...

苛责这个词,用得不对,并不苛。没想到更合适的词汇。或者说,对于已逝者,即使是出于痛惜与惋悼,也许,也是他们不想再承受的。
可是,对这些事件的评论,不可避免会带上我们的态度,我们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做?生者何堪?只有这么一条路么?
讨论这个时,我想到了很多的例子,包括顾诚,包括老舍、王国维,也包括新闻事件中报道的自杀的农民、老年人等等。
今天,刚刚在看的小说,恰好也提到了一个自杀者,是个年轻女孩,因为婚姻感情的不顺而假装服毒,结果因为救治过程失误而真得丢掉生命的故事。
这个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会很容易发出这样的声音,值得吗?有多大事?
因为时代的不同,她是在文革期间,是在农村。是阶级成分划分很严格的年代,是父母之命大于天的时候。
她用这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她只能用这样的决裂来表明自己的抗争。
她可以不这样做吗?她可以不做一个自杀的态度吗?她可以的。但那样,她就要屈从于时代、屈从于父母,去嫁给一个猥琐、带着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很大,亡妻是哑巴、自己是瘸子的皮匠。没有对这个皮匠的轻视之意,只是那样,对她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委屈。
她找不到第三条路。
在这两条路之间,她选择了决裂。

这样的背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自己放弃生命的人,可能不是所有的人,都完全走投无路。但是,也许,他们眼前的路,只是我们看到的。他们自己看不到。
我想的是,作为生者,暂存者,我们能不能在为他们惋惜痛切之余,去寻找一下,我们身处的环境有没有可改善一下的地方?能不能把悲剧的种子消融在土壤里,让它不再萌芽生长?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忽然想到这些,故事中的女孩,所处的环境早已改变。她若生在这个时代,断不会有同样的事端。这个故事最引人思考的是,故事里,没有一个人存心害她,每个人都只是做出了那个时候不得不的选择。那个失误是偶然,可她所经历的其它,她的感情所面临的阻碍,在那个时代,是必然。
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都有这样不得不然的背景呢?
我不知道,但我希望,这样的悲剧可以少上演一些。生命不易,一起珍惜。

附,探讨一下这个个例,因家庭琐事带孩子一同走上绝路的年轻母亲,这样的事例,可能涉及到家庭中女性地位分工等问题,新闻中,一般是有母亲患产后抑郁的报道。若是放在从前,女性就意味着无私牺牲奉献,没有自我,只有家庭的年代,这样的事件,可能就不会发生。但那样真得合理么?
有赴死的决心,除了某些专用于威胁的极端个别例子,他们承受的痛苦大概已经到了极限,能不能让他们以死换来对这些痛苦根源的减轻?
像这个例子,当年轻母亲苦闷无助的时候,她的家人有没有努力替她去分担?我们的社会能不能帮她去减轻一些育儿的负累?(我是想当然地以这样常见的背景来展开的,若不是,请无视这段。)能不能让这些年轻母亲,在做母亲之后后顾无忧?比如不会在职场上受到牵连,比如不会因身体变化而遭受恶意?
我们绝不鼓励任何一个人轻生,正因对生命的尊重,才愿意更多地去正视他们的背后。
如果他们的死,可以换来对他们遭际的关注,对类似事件的努力避免,这样,大概才会让心里积压的石头稍稍轻一些。将目光更多地注视在轻生者本身的问题上,会让我们忽视了社会周遭的病。

因为有感,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实有歪楼之嫌。正文内容深度广度绝不止于此。受自己关注度所限,只能有这一点陋见了。期待楼主更多好文。有文章,可以替自己打开一扇窗,照见自己未知的角落,实是幸事。
转角-遇见。真好。

点评

小和尚,先把花送上,空了来细看~~晚安  发表于 2020-12-15 22:40
遇见你也真好,抱抱  发表于 2020-12-15 11:56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0-12-14 09:00
苛责这个词,用得不对,并不苛。没想到更合适的词汇。或者说,对于已逝者,即使是出于痛惜与惋悼,也许, ...

我这可谓是抛砖引玉,引来了小和尚的金玉良言,我赚大了。因一本书谈论着一种或几种现象,话题赶到这里,撕开生活的一个切口,不管是血淋淋还是黑洞,驻足了,随口聊几笔钱的,还是很值得的。不说是围炉夜话了,也算作是围书夜话,感觉颇为淋漓。

心有所惜,便不再纠结“苛责”与否,这份感念,我能深切感受得到。逝者个体背后的原因种种,不一而足。看待各类事件,我们难免带上自己的主观态度,尽量去客观,也做不到还原,觉得自己感同身受了,其实不尽然,当时他们的世界或许就是那么黑,那么令人窒息,看不到一丝微光吧。

你所提及,在惋惜痛切之余,去寻找一下,身处的环境有没有改善一下的想法,把悲剧的种子消融于土壤里,让它不再萌芽生长。至此,对你的敬意又加一层,心生暖意,着实是心有大爱之人。偶然或必然,从个体到周遭的群体现象,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唤醒。我们尽一己之力做那些可以做的,尽管很有限,但不冷漠不旁观,也会消融一些坚冰吧。

谢谢你感念这么多,这座楼因你的爱你的良言你的大爱而蓬荜生辉,怎么会有歪楼之嫌?若不嫌弃,我后面会陆续再放一些文字过来,权当为谈天说地寻一个引子、加一些佐料吧~~

点评

禾禾不嫌弃我啰嗦,真是太好了。期待更多力作~  发表于 2020-12-16 19:54
你常写发来  发表于 2020-12-16 18:22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2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浅,第一篇放这里,文中姓名中间的小圆点在发布前是正常的,一发出就变成了乱乱的字符,先这样子吧

点评

谢谢小二,论坛的脾性我还没摸透,以后再遇到这情况,按你说的试试。  发表于 2020-12-13 19:59
编辑好了,用键盘上的间隔号就好了,其它的都视为特殊符号直接显示原编码,等DZ3.5就可以完全支持所有符号了。  发表于 2020-12-12 2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禾禾,呵呵,这马尾辫好有特点。
喜欢这篇文字~经典句子很多~{:104:}zt

世界仓促,让我们与更好的自己,
日渐疏离,在时光中渐渐委靡,
厌了世事,倦了欢愉,
唯有孤独,多么温和,多么仁慈。

点评

嘻嘻,谢谢你的喜欢,书中的经典之处,我也只是读个大概,问好~  发表于 2020-12-13 20:0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合来也,不换头像不让发贴

点评

看到你就好开心,是换好衣衣才能发帖~  发表于 2020-12-13 2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禾禾,禾禾,心底反复念起的名字还有这熟悉的头像,真好~
先进来问声好了~

点评

穿回这身衣服,依旧是你熟悉的禾禾。穿越时空,不变的是往日情怀、今日之谊。  发表于 2020-12-13 2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越长大,越喜欢独处。与自己喜欢的人呆着,把时间放在喜爱的事情人。
每个人要有自己的支撑点,即价值观。
屏蔽或摒弃那些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人和事,自己的身心也会变得轻松。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禾,终于换回我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头像了。和我家小妞一样,欣喜呢

点评

·ео  发表于 2020-12-13 2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状态显示很正常,是小圆点。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出现乱码了,好在不影响阅读

点评

小二给编辑好了,嘻嘻  发表于 2020-12-13 2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安东尼·斯托尔的这本惊世之作,
从深入剖析贝多芬、卡夫卡等天才的隐秘心理入口,
得出孤独的最终走向,便是自我的回归~

禾禾将整本书的构架用自己的解读做了重分类,
漫游、映照、并负、解惑、自我。回归
每一章结做了点到面的归集,阐述,
沿着你引领的轨迹,我从扉页,慢慢走了进去.......

有时,我们会身处一个困顿难解的漩涡里,找不到思绪和出口
会有豁然开朗和顿悟的瞬间,可能是朋友的一句谏言,也可能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很多关于孤独的文字,想起上午在日记版里,不知到知的那篇《旅途》里

小和尚对孤独的解读让我眼睛一亮

孤独,是一种力量。是因为,你一直在路上。
而有些路途,注定是人迹罕至、崎岖荒凉的。
也是在这样的路上,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陪伴着自己。
当自己成为自己忠实的旅伴、信服的主人、诚挚的朋友,孤独,开始与环境无关。
这样的旅程,一定坚实和有力。

哈哈,相信你也会很喜欢她哒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转角论坛

GMT+8, 2024-12-23 0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