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16
阅读权限50
主题
帖子
精华
积分3318
文采 点
钻石 颗
鲜花 朵
金币 枚
注册时间2020-12-22
最后登录1970-1-1
 
 
 
			 
 | 
 
赏析四月剪刀差 
 
        顺序是我昨天下午复制下面诗歌时论坛的排列顺序。 
        题目是仿写旷远的。 
        转转对解读权利的理解是:文字一旦发出,解读的权利,基本就交给了读者。因此,我充分利用了这个权利。 
       文字不是全息的,也不是3D打印。文字更像格式塔学说中所说的最简约格式塔,就好比矩形只露出了一个直角,梯形没画出上底,圆仅仅呈现了一段劣弧,是充满完型压强的图形,这相较于照片和视频,是文字的弱势,实用的文字几乎无法和照片视频抗衡,可是艺术作品的文字,却几乎占尽了优势,因此解读的空间几乎是无限的。 
 
1.剪   作者音音 
 
嗯,我去剪发了 
它们过于厚重 
理发师指着一地碎发说,看,那么多 
我敷衍地笑笑 
不知他褒义还是贬义 
我没有按他的推荐那个烫这个染的 
我只需自然,易打理 
忙乎太久了,我想我的世界从头开始简单起来 
 
      “小音的擅长就是能把寻常变为宝,直抒也能做到个性十足,像泥沙里的那颗钻,寻常百事里也能做到熠熠生辉。。。”在这里首先必须引出旷远对音音诗歌的这个总体评价,一方面旷远评论飞扬的诗歌时引用了转转的点评,若不引用,我岂不吃了大亏?另一方面这也确实是我对音音诗歌的一贯看法,只是我一直找不到这样精准的语言表述出来。音音的诗歌素材选取,乍一看,极其随意,然而细品后,便觉得这份随意的功夫,很不寻常,用不规则的石块手疾眼快地砌一座建筑,建筑者要积累多少经验和经历多少次掂量,方能使石块中规中矩地成为建筑的组成元素,而又呈现出天然的纹路呢? 
      音音的文字主旨极其明确,如车驰,按轨而驶;似水行;限渠而流。如这首,所有的叙述都指向卒章的显志__简单地从头开始。结尾的这个双关,十分有趣。 
     音音的诗里,藏着一个开始。 
 
2.剪  作者千杯酒 
 
清明之后,长梦一堆 
看见穿兽衣的女子,从史前走来 
她的头发似水中刚捞起的杂草 
脸上布满灵龟甲壳的纹路 
猜不出她的年龄,只看到她 
手中的树棍,树尖处锃亮 
那是用来刺杀野兽的,有时用作取火 
此刻,她一双眼睛,凝重,有光 
盯着一只野猪,一寸寸匍訇爬行 
而闪电突现 
 
远远的,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 
窗外,春风裁出一树葱郁 
仿佛梦中有人,粗暴地 
一下剪开那道沉重的帷幕 
 
      千杯酒手持一把亲切的呼唤,历史和现实的两端之间,咔嚓一声早亮起了一道闪电。 
      人类智慧的开启,呈现于颜面的皱纹,和甲骨的裂纹契合,很难说期许和逃逸,喜悦和恐惧,遗忘和记忆。。。在先民脑壳里泛起波澜之时,就是动手占卜的开始,但眸子里已经有了光芒,增大压强的工具已经出现,人和兽之间的原点已经分开,这种石破天惊的质变,是何其伟大啊! 
      语言更趋精妙准确的诗人的即时即刻,该是怎样的进化而来的奇迹啊! 
      我们何其荣幸,我们不干出点什么名堂来,又何其遗憾啊。 
      千杯酒的诗中,藏着一个呐喊。 
 
3、剪  作者漫朵 
 
剪一段四月的春风 
结成花环 
彩蝶相随,花粉漫天 
看情书铺满 
忘了三月还寒 
雨水丝丝沁春芽 
出巢小燕呢喃 
泥蛙儿雀跃。 
池边蝌蚪儿游欢 
春时已过半。 
 
    漫朵截留了一段春光,花海潮涌浪翻,眼前蝶飞絮舞,好雨润物,鸟喧蛙鸣,,。。。“春时已过半”,也可以“忘了三月还寒”,春可以探望,可以迎接,可以惋惜,唯独难以挽留,诗人没有让这个遗憾成为遗憾,只要将‘情书铺满’春天,无论寒来暑往,无论世事变迁,那么,何时不是春风拂面?何处不是春色满园? 
     漫朵的诗中,藏着一个春天 
 
 
4、《剪》  南歌初谕 
 
还有什么是必须剪的呢? 
流水?桃花?还是他? 
 
我伫立渡口 
目睹烟霞,漫过红尘底色 
 
所有的细节,在四月醒来 
穿过枝头的红 
颠覆于 
岁月的一隅 
 
 
你说 
这样,就可以牵着我的手 
走向白头 
 
     “红尘底色”对应什么呢?是憧憬,是理想,抑或是追求等等。 
      “红尘底色”又是什么呢?诗人泪水漫过的或许是种种叹惋。伫立的行为在诗歌中一旦出现,多半会伴随许多怅惘。许多不忍不舍,也会留给读者。 
      人生的翻转,每每是愿望受阻,但春天的机会还是接踵而至,细节的颠覆,也正是不同时不同地风光的告别和面对。 
      南歌的诗中,藏着一个初恋。 
 
5、剪|妙仪 
 
剪,一对小人儿, 
一个叫呆豆,一个叫呆瓜, 
让他们拜堂成亲,让他们相亲相爱, 
让他们劳作。 
 
翻地,埋下情果、 
发芽,成活,结果子, 
微风吹来时,悦耳动听。 
 
一声鸟啼,一场喜雨, 
一个有蛙鸣的夏夜, 
觅得无数趣味,把日子过成一首诗。 
 
      过家家的快乐是纯粹到更深层次的愉悦,两小无嫌猜的岁月,是人类灵魂真正把握友爱的蜜月期。这种友爱,还不是爱情,但有可能会是爱情的萌芽。“你挑水来我浇园”的董永和仙女姻缘的缔结,也莫过于此。 
      妙仪剪出的是源于童话般醇厚的友爱而发展为神话般的浪漫。 
      真实的世界里,偶或也有传奇和佳话,但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不只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简单。 
      妙仪的诗里,藏着一个过程。 
 
 
6.剪   作者尘土飞扬 
 
墙体反射的光 
纹丝未动的镜框 
白色纱裙翻飞到镜框外 
唯独带有一丝生气的眼神 
紧盯挂钉处的一片碎裙角 
回映出一张呆呆的脸 
门敞开,复关上 
 
     “白色纱裙翻飞到镜框外”的镜框里还有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想象;“唯独带有一丝生气的眼神”和“一张呆呆的脸”是谁的,是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还是两个人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门敞开,复关上”这是关键所在,其象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它的指代是形形色色的,只有对前面的文字有确切的理解后,才有确切的指代。 
      也可以这样说对上文的想象不同,读者由结句得出的象征意义也会不同。 
     飞扬的诗中,藏着一个‘秘密’。 
      
7、剪  作者子非鱼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条垂下绿丝绦。 
冬日里曾经裸露的真实。 
被一场繁华掩盖。 
突然领悟 
有舍才有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红尘中的 
剪不断,理还乱 
就留给冬日的那场雪尘封吧 
 
     “冬日里曾经裸露的真实”被春天的“一场繁华掩盖”,“红尘中的剪不断,理还乱”,“就留给冬日的那场雪尘封吧."道法自然,自然,是极高的境界。非人力所能左右,又非人力所能代替,诗人丢弃了勉强,反复强调了效法。像天,自强不息:像地,厚德载物,隐含其中。然后再看几个“法”,方知,它们强调的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由人而乱作为。 
    子非鱼的诗中,藏着一个自然。 
 
8.剪  迎雪 
 
剪一缕春风的甜言 
剪一丝春雨的蜜语 
去惊醒杨柳 
去点燃桃李 
也可用同样的方法 
去哄一个寡言的人 
说出情话 
让一个清淡的人 
笑出酒窝 
 
      诗歌的语言要美,包括语言的节奏感,语言的亲和力,语言总体营造的意境。迎雪的诗歌,在这些方面的美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小诗,也是。 
       为什么必须用春风的甜言?为什么必须用春雨的蜜语?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搞清楚下面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寡言?为什么有人清淡? 
      迎雪的诗里,藏着一个批评。 
 
9、剪  作者遇见 
 
五百年风吹 
五百年日晒 
只为遇见一次 
是爱吗 
还是蠢 
剪不断的是缘 
 
      
      遇见写遇见,名副其实,实在好看。从对遇见的不加修饰来看,可以类推之所有的遇见,其中的爱和蠢,也可类推开去。人与人遇见,实在是不容易的,人和人的遇见,不能产生友爱和美好的交往,实在是值得惋惜的事,至于人类的拔刀相向,更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如果遇见的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本应喜结连理,却不幸而各奔东西,那又是天大的遗憾。遇见诗歌是侧重于此的,读之,令人叹惋不已。       
     遇见的诗里,藏着一个悲悯。 
     遇见的诗里,还藏着一个大大的遗憾。 
 
10.剪  首颜 
 
行李箱默默地 
剪去四月的春光 
藏纳进夏天的衣裳 
 
天空灰灰地 
剪去明媚的阳光 
落下点点滴滴的雨 
 
我挥挥手 
剪去那一抹留恋 
若无其事地转身优雅 
 
 
      时光世事怎样变迁,而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实属不易。首颜的这首诗,就是对保持宁静心态的自勉和自信。而结尾更提升层次,不仅保持宁静心态,而且始终保持优雅。 
      读这首诗歌,令人想到的很多很多,其实这首诗,也是对强大心灵有所缺失的呼唤。 
      首颜的诗里,藏着一个豁达。 
 
11、剪  作者允执 
 
 
如果我只能见你一次, 
请让我剪去 
所有繁杂的枝条,以及 
所有错乱的时光, 
在繁花似锦中, 
完成惊鸿的一瞥, 
然后,在余生里, 
慢慢编织一幅画。 
 
     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各阶层个界别的人们,所从事的工作,都可以抛开具体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目的等等,而抽象为都在做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精益求精。。。的事情,正因为这样,人类才越来越进步,越来越省心,越来越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允执的这首小诗的内容,涵盖极其广泛。 
     允执的诗里,藏着一个哲理。 
 
12.《剪》  旷远 
 
柳早就青了 
春的身段又丰腴了许多 
天空还是那样不着边际 
高跟鞋把心踩高了几分 
而你,要不要进来 
独缺了果断 
 
      “天空还是那样不着边际”,嗔怨天空不着调,不靠谱,莫过于“不着边际”来得更好了,天空一直就这样大而化之,何曾用心地修过边幅?本不该嗔怨的,但柳翠绿春丰腴时,它还无动于衷,就另当别论了。读至此,不由人不会意微笑。“高跟鞋把心踩高了几分” ,写美人心有所属而动情,也没有比这句来得更形象了。而和天空一样漫无边际漫不经心的人,还是有的。读至此不由人不笑出声来。诗歌的意趣,实在是美妙。 
      旷远的诗里,藏着一个督促。 
 
13、【剪】  落琴 
 
剪一缕春色, 
托南风带给你。 
 
*这一年,江湖风云莫测, 
且行且珍重! 
 
《剪》  素衣 
 
 
浮生荼蘼 
烟雨弄堂里 
那眉宇 
剪了一场生生世世 
 
     艺术中大和小的巧妙处理,往往是作品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若能做到"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那更是功夺造化的仙品。落琴和素衣的同题《剪》,在这方面的追求,是叫人叹服的。首先是她们诗歌的惜墨如金,形体袖珍,而意味无穷,就是明证。 
        
      对人的关心胜过对自己的惦念时,情感往往是用尽千言万语都无济于事的。落琴只“剪一缕春色”,只道一声郑重,然而“江湖风云莫测”,又怎能说尽千番挂念,万般叮咛呢? 
      意象运用上南风和江湖,渺茫无际,而一缕春色,又十分纤巧,形成夺人人魂魄的对比。 
      落琴的诗中,藏着一个祝福。 
 
 
      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开到荼蘼花事了”中就是这个意思。素衣的诗歌面对人生花季结束的天大难题无限怨尤,该如何处之呢?她令人匪夷所思地将一双蛾眉的紧蹙难舒,比作剪刀,“剪了一场生生世世”,真是神来之笔。,生生世世的久远,峨眉的纤细,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素衣的诗中,藏着一个幽怨。 
 
14◆剪   顾念 
 
红豆树,在寺院深处静寂自燃 
你说不过是须弥,分隔人间的嚣尘 
氤氲中,不停轮转的菩提 盘结 
执拗的足迹 
 
我多想剪断 那弘莲池的水中经,一生桎梏却熠熠茫茫 
留深锦绣的绘卷,让这场无声的修行 
还原成你掌心的一滴泪 
 
我未能与你交换雪 
或者遗忘宗角禄康的夜歌 
我只是不懂躲避的焰火 
被拉姆拉措的湖水 
凝结 
 
     顾念这首诗中的人称代词‘你’,我以为既可以理解为布达拉宫,也可以理解为佛。 
     我一开始到后来,都认为作者是在跟佛对话。 
     佛,普度众生,谁来度佛?或曰,佛通过普度众生而度自己。其实佛还是未度自己。 
     这个命题,在现实中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英雄为大家见义勇为,因为大家都不是英雄啊! 
     我更加同意时下的说法,英雄就是敢于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英雄也有许多时候,需要别人为他挺身而出。 
     顾念诗中说 “让这场无声的修行,还原成你掌心的一滴泪”,是否可以从这方面来理解呢? 
     顾念的诗中,藏着一个慈悲。 
         
        
 
 
 
 |   
 
评分
- 
17
查看全部评分 
 
- 
 
 
 
 
 |